哥林多教會第5個祭物的問題(第8——11章),吃偶像的祭品為哥林多教會,一個特別的大問題(共有三章的篇幅),雖然這個問題對今日信徒,沒有甚麼切身的關係,然而論到信徒立身處事的原則至為慎重深切:
(一)、不妄用自由的勸勉(8章)—— 哥林多教會的信徒均有高知識,能分辨是上主或偶像(4——6節),如果只有知識但缺乏愛心,這不是愛上帝的表現,而是(無知)(1——3節)。軟弱的信徒未能把祭品(肉、鱼 …… )當作平常的肉、鱼吃,以致吃了以後覺得有罪惡感,而良心不安(7節)。
作者保羅指出吃(使用自由)或不吃(不用自由)與(看中)(原文:(將來的審判))無關,但不要以(吃)(使用自由)為高人一等(多知識)(1節);這個知識(自由)可使軟弱的信徒跌倒(10——12節),使人跌倒致使沈淪、便是得罪基督(12節),所以,保羅主張寧可不吃,而免於讓人跌倒(12節),並且勸勉他們要謹慎,不可妄用自由(9節)。哥林多教會並沒有在這件事上,運用教會的權柄執行懲戒,保羅吩咐他們要與犯罪者斷絕團契相交,直到他悔改為止。
(二)、唯有愛心能造就人(13節:所以,如果食物會使信徒犯罪,我就永遠不再吃肉,免得使信徒犯罪):良心因沒有知識就軟弱,不正確,無能力;因軟弱,以致控制不住裏面的情慾,而行出良心認為錯誤的事;行了良心以為錯誤的事,良心就受嚴重的傷害、被汚穢了;人一受傷、汚穢那就跌倒了。
哥林多城也是偶像、廟宇林立之城,城市上的(肉)多是獻過祭的,尤其在慶典節日,肉更都是獻過祭的,又世俗人也多在節日宴客,所以哥林多教會似乎很難不吃到祭品;保羅在這裏給教會一個原則(凡事都可行,但不都有益。凡事都可行,但不都造就人。)無論什麼人,不要求自己的益處,乃是要求別人的益處 —— 所以,我們或吃或喝,無論做什麼,都要為榮耀上帝,否則寧可不吃也不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