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搜尋
作家相片Nana Lin

論有用與無用(二)

美國股王巴菲特在美國大學演講。學生問:你認為什麼樣的人生才是真正的成功?他没有談到財富,而是說:“其實,你們到了我這樣個年紀的時候就會發現,衡量自己成功的標準,就是有多少人在真正關心你、愛你。”他還說出了人生的一個秘密:金錢不會讓我們幸福,幸福的關鍵是我們是否活在愛的關係裡。所以,一個人的成就,不是完全以物質衡量,而是一生中,你善待過多少人,幫助多少人實現夢想,有多少人懷念你。生意人的賬簿,記錄收入與支出,兩數相减是盈利。人生的賬簿,記錄愛與被愛,兩數相加是成就。

巴菲特說得真好, “人真正的幸福是活在愛與被愛的關係裡”。說起來,我也是一位 “幸福”的人。回想在艋舺教會牧會期間,我看見年輕人的需要,用心的以 “父愛”關心他們,卻贏得 "乾爸”的稱呼。如今我年老了,也成為獨居的老人,雖然自己的孩子沒有在身邊,然而我最大的安慰與感恩就是領受到過去付出愛的回報。經常有人打電話問我缺麼?我都告訴他們,我的冰箱都已塞得滿滿的,甚麼都沒缺,等我有需要我會告訴你。

上帝是愛,以祂的愛創造了我們的生命,每一個人的生命在上帝的眼光中都是寶貴的,有“價值的”。當人因犯罪失去價值的時候,還以祂的獨生子耶穌的生命成為 “挽回”祭,把我們成為 “新造的人”,這種愛是何等的奧秘不可思議。

我對於那些能以愛來 “尊重生命”的人非常的敬仰,感佩,如非洲之父史懷哲、非洲之友李文斯頓、印度修女德瑞莎及所有傳揚上帝的愛的宣教師們。這些人奉獻自己的生命不但滿足上帝的心意,也滿足了人們的心靈需要。

上一篇我提到弗蘭克醫生經典著作 “生命的意義”(The Meaning of Life),他闡釋 “意義”(Meaning) 是指 『當兩個需要相遇所產生的』(When two needs meet each other)。我領悟到,上帝創造我們因為祂需要與我們建立愛的關係。上帝冒險賜給我們 “自由意志”,卻希望我們與祂的關係是出於自己的意願,不是被逼的,這種愛是何等偉大。

這段時間全世界經歷武漢肺炎的疫情的災難,雖然有疫苗的發明,但卻無法抗拒邪惡病毒的攻擊。人們打疫苗期望趕快恢復以往 "正常生活",重新過自由享樂的生活,忘記了人類真正的需要是 “彼此相愛”。的確,我們今天真正需要的疫苗不只是“AZ”、“莫德納”、”BNT”,我們更需要從上帝來的 “愛”的疫苗。

我們聽到政客們一天到晚都在罵別人 “乞丐、廢物”,其實他們罵別人 “廢物”自己才是 “廢物”,是真正 “無用”的人。


20210716 竹圍


2 次查看0 則留言

最新文章

查看全部

論有用與無用(四)

人類生活隨著科技的進步享受現代化的生活,但也造成嚴重環境汙染的問題。如果人類只顧自己的享受,不顧環境的保護,最後受害的還是自己。 上帝創造宇宙世界與人類,要我們藉著"彼此相愛"保持"和諧與秩序"。人類不只要學習人與人之間的彼此相愛,與自己的和好相處,更需要學習與大自然的和諧...

論有用與無用(三)

世上有兩種人:一種是『使人富有的貧窮人』,另一種是『使人貧窮的富有人』 蘇俄文學家托爾斯泰說:「金錢和時間是人生兩種最沉重的負擔,最不快樂的就是那些擁有這兩種東西太多,而不知怎樣使用它的人。」美國著名學者富蘭克林說:「知足使人富有,貪婪令人貧窮」。...

論有用與無用(一)

許多古代聖賢對“有用與無用”有一套哲理。例如莊子認為太過「有用」則易陷於危險。莊子在山木篇裡說:「直木先伐,甘井先竭。」即長得筆直的樹木總是先被砍伐,因為不需要太多的加工就可做為房屋的棟梁;味道甜美的水井總是先被汲取枯竭。莊子並非反對服務他人、奉獻社會,而是提醒人們不要刻意...

Kommentare


bottom of page